胎盤早剝和前置胎盤在發病原因、症狀表現、超聲特徵、對母嬰影響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發病原因:胎盤早剝常與孕婦血管病變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腹部外傷、宮腔內壓力驟減等因素有關;前置胎盤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病變或損傷、胎盤面積過大、受精卵滋養層發育遲緩等原因導致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
2. 症狀表現:胎盤早剝典型症狀為妊娠晚期突發持續性腹痛,伴有或不伴有陰道流血,病情嚴重時可出現休克症狀;前置胎盤主要症狀是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發生無誘因、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
3. 超聲特徵:胎盤早剝超聲可見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出現邊緣不清楚的液性低回聲區或混合性回聲區;前置胎盤超聲檢查可清楚顯示胎盤下緣與宮頸內口的關係,確定前置胎盤的類型。
4. 對母嬰影響:胎盤早剝起病急、發展快,若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易導致產婦產後出血、急性腎衰竭等,胎兒可出現窘迫,甚至胎死宮內;前置胎盤主要風險是產前、產後出血,容易引發產褥感染,圍產兒死亡率也較高。
無論是胎盤早剝還是前置胎盤,孕期都需密切產檢,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孕婦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腹部受壓。一旦出現陰道流血、腹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最大程度保障母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