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產和宮外孕在症狀表現、發生原因、檢查方式、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症狀表現:自然流產通常先出現陰道流血,隨後伴有陣發性下腹部疼痛,妊娠產物排出後腹痛緩解;宮外孕多有停經史,之後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量少呈點滴狀,顏色暗紅或深褐,一側下腹部會突發撕裂樣劇痛,常伴有惡心、嘔吐。
2. 發生原因:自然流產原因多樣,如胚胎染色體異常、母體全身性疾病、內分泌異常、生殖器官畸形、強烈應激與不良習慣等;宮外孕主要因輸卵管炎症、輸卵管手術史、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輔助生殖技術、避孕失敗等導致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
3. 檢查方式:自然流產通過婦科檢查可見宮頸口擴張,有時可見胚胎組織堵塞,超聲檢查顯示妊娠囊變形、位置下移等;宮外孕婦科檢查宮頸舉痛或搖擺痛明顯,超聲檢查在宮腔內看不到妊娠囊,在宮旁可探及異常低回聲區,且有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動。
4. 治療方法:自然流產若為不全流產,需及時行刮宮術或鉗刮術清除宮腔內殘留組織;宮外孕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適用於早期輸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者,常用甲氨蝶呤等,手術治療則根據情況選擇輸卵管切除術或保守性手術。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強體質。備孕前做好全面檢查,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懷孕後按醫囑定期產檢,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情況,降低自然流產和宮外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