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標題意圖是瞭解蕁麻疹的致敏因素以及其典型症狀。
一、蕁麻疹致敏因素:
1. 食物因素:常見的有魚蝦、蟹貝、肉類、牛奶和蛋類等動物性蛋白,草莓、可可、番茄和蔥蒜等某些植物也可能誘發,某些食物添加劑如水楊酸鹽、檸檬黃、安息香酸鹽、亞硫酸鹽等也可引發。
2. 疾病因素:各種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引起的敗血症、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鼻竇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也可能誘發。其他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等也與蕁麻疹發病相關。
3. 藥物因素:常見引起蕁麻疹的藥物有青霉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藥物中含有致敏原的輔料如山梨醇、苯丙烯酸等也可能誘發。
4. 環境因素: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膚接觸物可誘發。常見吸入物包括花粉、動物皮屑、粉塵、真菌孢子、塵蟎及一些揮發性化學品等;動物接觸物有唾液或精液、昆蟲叮蟄、毒毛蟲刺激、某些植物和動物毛髮如羊毛等。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刺激也可引發。
2.蕁麻疹典型症狀:
主要表現為風團,即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紅色或蒼白色隆起,形態多樣,可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風團通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內可自行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又可此起彼伏不斷出現。風團伴有明顯瘙癢,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管性水腫,表現為眼瞼、口唇、外生殖器等組織酥鬆部位的腫脹,嚴重時可累及呼吸道、胃腸道等系統,出現呼吸困難、腹痛、腹瀉等症狀。
患病後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避免自行盲目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加重症狀。同時,盡量尋找並避免接觸致敏因素,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皮膚破損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