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闡述性早熟的病因和臨床表現相關內容。
一、性早熟的病因:
1. 中樞性性早熟:下丘腦 - 垂體 - 性腺軸功能過早啓動,常見原因包括特發性因素,找不到明確病因;還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腫瘤、感染、外傷等影響了下丘腦 - 垂體的正常功能,導致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提前分泌,從而引發性早熟。
2. 外周性性早熟:並非由下丘腦 - 垂體 - 性腺軸啓動引起,而是由於體內某些因素導致性激素水平升高。比如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像長期食用蜂王漿、某些滋補品等;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等疾病可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異常,進而導致性激素水平改變引發性早熟;性腺腫瘤也會自主性分泌性激素,促使第二性徵過早出現。
2.性早熟的臨床表現:
1. 女孩表現:8歲前出現乳房增大,可伴有觸痛,隨後乳暈、乳頭增大,色素沈著。接著出現陰毛、腋毛生長,10歲前月經初潮。
2. 男孩表現:9歲前出現睪丸容積增大,陰莖增長增粗,陰囊皮膚皺摺增加、色素加深,隨後出現陰毛、腋毛、鬍鬚生長,聲音變低沈,有遺精現象。
3. 共同表現: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性早熟患兒在青春期前身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較同齡人高,但由於骨骼過早閉合,成年後身高往往低於正常發育人群。同時,部分患兒可能因過早出現的第二性徵而產生心理壓力,出現焦慮、自卑等情緒問題。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關注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定期測量身高、體重,觀察第二性徵出現的時間。若發現孩子有性早熟跡象,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或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