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新生兒臍疝和腹股溝疝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7-20 01:31:50

旨在闡述新生兒臍疝和腹股溝疝各自的臨床表現。

一、新生兒臍疝臨床表現:新生兒臍疝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臍部出現可復性腫物。在新生兒哭鬧、咳嗽、用力排便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臍部會有圓形或橢圓形的腫物突出,腫物質地柔軟,一般直徑在 1 - 2 釐米左右。用手輕輕按壓腫物,可使其回納至腹腔內,回納時有時可聽到咕嚕聲。安靜或平臥時,腫物通常會消失。多數新生兒臍疝沒有其他不適症狀,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生長髮育。

2.新生兒腹股溝疝臨床表現:新生兒腹股溝疝多為腹股溝斜疝,主要症狀是腹股溝區或陰囊內出現可復性腫塊。當新生兒啼哭、站立或用力時,腹股溝區或陰囊內會出現腫塊,腫塊大小不一,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可能會墜入陰囊,使陰囊明顯增大。腫塊質地較軟,邊界清晰,同樣在平臥或用手輕輕推送時,腫塊可回納消失。部分新生兒在腫塊出現時可能會有輕微的墜脹感,但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疼痛。若疝內容物發生嵌頓,即腫塊不能回納,新生兒會出現哭鬧不安、嘔吐、腹脹等腸梗阻症狀,此時情況較為緊急,需要及時就醫處理。

新生兒出現上述類似症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判斷病情嚴重程度,並給予相應的治療建議。家長要注意避免孩子長時間哭鬧、咳嗽等導致腹壓增高的情況,若發現異常變化,需隨時復診。

新生兒臍疝和腹股溝疝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