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標題旨在詢問小兒缺鈣會出現的各種表現和症狀。
一、精神神經症狀:小兒缺鈣時,早期常表現出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易激惹,經常不明原因地哭鬧,入睡困難,睡眠中容易驚醒,且多汗,即使在氣溫不高、沒有活動的情況下,頭部也會大量出汗,汗水刺激頭皮,小兒會通過搖頭摩擦枕頭來止癢,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枕禿現象。
2.骨骼改變:隨著缺鈣情況的持續,骨骼發育會受到影響。在頭部,可能出現顱骨軟化,多見於3 - 6個月的嬰兒,表現為按壓枕骨或頂骨中央,有乒乓球樣的彈性感;7 - 8個月以上的小兒可能出現方顱,即額骨和頂骨雙側骨樣組織增生呈對稱性隆起。胸部骨骼也會有改變,如肋骨串珠,在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可觸及或看到鈍圓形隆起,像串珠一樣;雞胸或漏斗胸,胸廓向前隆起呈雞胸狀,或胸骨劍突部向內凹陷呈漏斗胸。四肢方面,腕、踝部可形成鈍圓形環狀隆起,稱為佝僂病手鐲或腳鐲;小兒開始站立與行走後,由於骨質軟化,下肢承受身體重量,可出現O形腿或X形腿。
3.肌肉鬆弛:小兒缺鈣還會導致全身肌肉鬆弛,腹部肌肉鬆弛時,腹部膨隆如蛙腹;會坐、會站的年齡也可能延遲,而且坐、立不穩,因為肌肉力量不足。
小兒生長髮育迅速,對鈣的需求量較大。家長要注意保證孩子充足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以利於鈣的吸收。飲食上要合理搭配,保證鈣的攝入。若發現孩子有上述疑似缺鈣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和合理補鈣,避免盲目自行補鈣,以免影響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