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扭傷的臨床症狀有疼痛、腫脹、淤血、活動受限、畸形等。
1. 疼痛:受傷瞬間即感明顯疼痛,多為刺痛或脹痛,疼痛程度因扭傷程度而異,輕者尚可忍受,重者疼痛劇烈,影響正常站立與行走,且在活動踝關節或按壓受傷部位時疼痛加劇。
2. 腫脹:扭傷後局部組織受損,血管破裂出血及組織液滲出,導致踝關節周圍迅速出現腫脹,一般在傷後數小時至一天內腫脹較為明顯,嚴重時整個踝關節周圍都會呈現明顯的腫脹狀態。
3. 淤血:皮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滲透到周圍組織,形成淤血斑,初期多為紫紅色,隨後顏色逐漸變淺,一般在受傷後數小時逐漸顯現。
4. 活動受限:因疼痛和腫脹,患者踝關節的正常屈伸、內翻、外翻等活動均受到限制,無法正常完成行走、跑步、跳躍等動作,強行活動會使疼痛和損傷進一步加重。
5. 畸形:嚴重的踝部扭傷可能導致關節脫位或骨折,此時可出現踝關節畸形,與正常形態明顯不同,局部可伴有明顯壓痛及異常活動。
踝部扭傷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傷處二次受傷。在恢復期間,盡量減少活動量,可適當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按時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