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腺瘤和肝腺癌在腫瘤性質、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影像學特徵、治療方式上存在不同 。
1. 腫瘤性質:肝腺瘤是一種良性肝臟腫瘤,細胞分化良好,通常有完整包膜,生長相對緩慢,不發生轉移。肝腺癌則屬於惡性腫瘤,癌細胞具有侵襲性和轉移性,可侵犯周圍組織和遠處器官。
2. 發病原因:肝腺瘤的發生與口服避孕藥、遺傳性疾病等因素密切相關,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發病率相對較高。肝腺癌的發病多與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長期大量飲酒等因素有關。
3. 臨床表現:肝腺瘤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少數較大的腺瘤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引起腹痛等症狀。肝腺癌患者早期症狀也可不典型,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肝區疼痛、消瘦、乏力、黃疸等症狀。
4. 影像學特徵:肝腺瘤在CT、MRI等檢查中多表現為邊界清晰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增強掃描有特徵性強化表現。肝腺癌在影像學上多表現為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的佔位,強化方式與腺瘤不同,且可伴有門靜脈癌栓等表現。
5. 治療方式:肝腺瘤如果較小且無症狀,可定期觀察;若腺瘤較大或有症狀,一般採取手術切除。肝腺癌的治療則較為複雜,根據病情可選擇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手段。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酗酒等,有助於預防肝臟疾病。若發現肝臟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以便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