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在發病原因、症狀表現、檢查方式、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發病原因:膝關節炎多因年齡增長、肥胖、創傷等導致膝關節軟骨磨損、退變引起;類風濕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遺傳、感染、環境等因素相關,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組織致病 。
2. 症狀表現:膝關節炎主要症狀為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時疼痛加劇,上下樓梯、蹲下站起時症狀明顯,晚期有關節畸形;類風濕關節炎不僅累及膝關節,還常侵犯多個關節,呈對稱性,疼痛、腫脹持續時間長,伴有晨僵現象,活動後症狀緩解,也會出現關節畸形。
3. 檢查方式:膝關節炎通過X線檢查可發現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等;類風濕關節炎除X線外,還需進行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血液檢查,以及關節超聲、磁共振成像等檢查輔助診斷。
4. 治療方法:膝關節炎治療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為主,包括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關節腔注射藥物、手術治療嚴重時;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目的是控制病情進展、減輕症狀、防止關節破壞,採用藥物治療如抗風濕藥物、生物制劑、物理治療、康復治療等綜合治療。
日常要注意關節保暖,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適當進行關節功能鍛鍊。若出現關節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