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糞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有嘔吐、腹脹、無胎糞排出、脫水、電解質紊亂等。
1. 嘔吐:是較為常見的症狀,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隨著病情進展,嘔吐物可呈膽汁樣,頻繁嘔吐會影響患兒營養攝入及水電解質平衡。
2. 腹脹:腹部會出現明顯的膨隆,這是由於腸道被胎糞堵塞,氣體和液體無法正常通過,積聚在腸腔內導致。腹脹程度不一,嚴重時可影響呼吸運動。
3. 無胎糞排出:正常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會排出胎糞,而胎糞性腸梗阻患兒往往無胎糞排出,或僅有少量灰白色、膠凍樣物質排出。
4. 脫水:因嘔吐、無法正常的進食進水等原因,患兒體內水分丟失過多,可出現皮膚乾燥、眼窩凹陷、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
5. 電解質紊亂:持續的嘔吐和脫水會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如鈉、鉀、氯等離子的異常,可引起精神萎靡、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狀。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密切關注新生兒情況,若發現上述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一旦確診,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和餵養,定期復查,以確保患兒能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