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損傷常見症狀有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關節畸形、關節彈響等。
1. 關節疼痛:這是關節損傷最明顯的症狀,受傷時往往立即出現疼痛感覺,疼痛程度因損傷類型和嚴重程度而異,輕度損傷可能是隱痛,嚴重損傷則可能是劇痛,且在活動關節或按壓受傷部位時疼痛會加劇。
2. 腫脹:損傷後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炎性滲出,會導致關節周圍出現腫脹現象。腫脹程度不同,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的飽滿感,重者關節周圍會明顯隆起,皮膚發亮。
3. 活動受限:關節損傷會影響其正常的運動功能,患者可能無法像往常一樣自由屈伸、旋轉關節,嚴重時甚至完全不能活動,這是身體為避免進一步損傷的自我保護機制。
4. 關節畸形:較為嚴重的關節損傷,如骨折、脫位等,可能會使關節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導致關節外觀出現畸形,與正常關節形態明顯不同。
5. 關節彈響:部分關節損傷患者在活動關節時,會聽到咔噠咯噔等異常響聲,這可能是關節內的軟骨、韌帶、半月板等結構損傷後,在關節活動過程中相互摩擦或碰撞產生的。
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生關節損傷,應避免受傷關節過度活動,及時休息並進行適當冷敷。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務必及時就醫,嚴格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恢復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