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腫型血管瘤的臨床表現有皮膚腫物、表面潰瘍、易出血、顏色改變、疼痛等。
1. 皮膚腫物:最常見的表現為皮膚出現單個或多個腫物,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可能直徑達數釐米,通常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相對清晰,質地較軟,可突出於皮膚表面。
2. 表面潰瘍:部分肉芽腫型血管瘤表面可發生潰瘍,潰瘍面可能有滲出物,容易繼發感染,導致局部紅腫、疼痛加劇,愈合相對緩慢。
3. 易出血:由於其富含血管,腫物受到輕微摩擦、碰撞後就容易出血,出血可能呈少量滲血,也可能出現較大量出血,給患者帶來困擾。
4. 顏色改變:腫物顏色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與周圍正常皮膚顏色有明顯差異,因為其內部豐富的血管成分所致。
5. 疼痛:多數情況下疼痛不明顯,但當發生潰瘍、感染或受到壓迫時,患者可感覺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
日常要注意避免對病變部位的摩擦和擠壓,盡量穿寬松柔軟的衣物,減少外力刺激導致出血或破損的風險。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防止感染。如果發現病變有變化,如突然增大、出血不止、疼痛加劇等,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