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7-18 01:31:46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有嘔血、黑便、便血、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貧血和血象變化、發熱等。

1. 嘔血: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伴有嘔血,若出血量較少、速度慢,也可無嘔血。嘔血多為棕褐色呈咖啡渣樣,若出血量大、速度快,則為鮮紅色或有血塊。

2. 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後,血紅蛋白的鐵經腸道內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鐵,使糞便呈黑色,且黑便常伴有光澤,類似柏油,故又稱柏油樣便。

3. 便血:少數情況下,上消化道出血量很大、速度很快時,血液在腸道內推進迅速,可出現暗紅色甚至鮮紅色血便。

4. 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急性大量失血可導致循環血容量迅速減少,引起頭暈、乏力、心悸、出汗、口渴、黑矇或暈厥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休克。

5. 貧血和血象變化:急性出血後均有失血性貧血,出血早期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及血細胞比容可無明顯變化,隨後逐漸下降。白細胞計數在出血後2-5小時可輕度升高。

6. 發熱:多數患者在24小時內出現低熱,一般不超過38.5℃,可持續3-5天。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心態。飲食上應規律進食,避免食用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一旦出現不適症狀,需及時就醫,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