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臨床表現有皮膚蒼白、尿量減少、血壓下降、意識障礙、脈搏細速等。
1. 皮膚蒼白:失血性休克時,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為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機體通過收縮外周血管進行代償,皮膚血管收縮,導致皮膚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出現皮膚蒼白的表現,嚴重時皮膚還可能出現濕冷。
2. 尿量減少:腎臟灌注不足,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尿液生成減少。隨著休克的進展,尿量會進一步減少甚至無尿,這反映了腎臟功能受到影響以及休克的嚴重程度。
3. 血壓下降:這是失血性休克的重要表現之一。大量失血後,血管內的血液量急劇減少,心臟射血減少,血管壓力降低,收縮壓、舒張壓均下降,脈壓差減小。
4. 意識障礙:腦組織對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失血性休克導致腦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現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隨著病情加重,會逐漸出現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5. 脈搏細速:為了維持一定的心輸出量,心臟代償性加快跳動,表現為脈搏細弱而快速。早期脈搏可能在100次/分以上,嚴重時脈搏更快且觸摸時感覺細弱無力。
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可能導致大量失血的情況,如嚴重創傷等,要及時採取止血措施並盡快就醫。一旦發生失血性休克,患者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和康復,密切關注身體各項指標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爭取更好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