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的一般症狀包括多汗、易激惹、骨骼改變、出牙延遲、肌肉鬆弛等。
1. 多汗:佝僂病患兒常常多汗,即使在安靜狀態或低溫環境下也會大量出汗,頭部出汗尤其明顯,汗水常常會浸濕枕頭,導致患兒頭部與枕頭摩擦增多。
2. 易激惹:患病孩子容易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對周圍的輕微刺激反應過度,容易被激怒、哭鬧,睡眠質量也較差,容易驚醒。
3. 骨骼改變:不同年齡段骨骼改變表現不同,如嬰幼兒可見顱骨軟化,按壓時有乒乓球樣感覺;較大兒童會出現方顱、雞胸、漏斗胸、肋骨串珠、手鐲或腳鐲徵等,嚴重時還可能出現O型腿或X型腿。
4. 出牙延遲:正常嬰兒一般在6個月左右開始出牙,而佝僂病患兒出牙時間往往推遲,可能到1歲甚至更晚才開始出牙,且出牙順序可能紊亂,牙齒排列不整齊。
5. 肌肉鬆弛:患兒的肌肉會比較鬆弛,缺乏力量,坐、立、行等運動發育可能會落後於同齡人,腹部肌肉鬆弛還可能導致腹部膨隆如蛙腹。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給孩子提供富含鈣、磷、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適當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若懷疑孩子有佝僂病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或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