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臨床表現形式有隱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猝死型等。
1. 隱匿型:患者無明顯症狀,但靜息或負荷試驗後心電圖有心肌缺血表現,心肌無明顯組織形態改變,因無明顯不適易被忽視,常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時偶然發現。
2. 心絞痛型: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表現,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後或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等部位。疼痛性質多為壓榨性、悶痛或緊縮感,疼痛一般持續3 - 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勞累、情緒激動等因素易誘發。
3. 心肌梗死型:症狀較心絞痛更嚴重,疼痛程度重、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小時甚至數天,休息或含服丹參滴丸不能緩解。還常伴有發熱、惡心、嘔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狀,是由於冠狀動脈閉塞,心肌嚴重而持久地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4. 猝死型: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多在症狀出現1小時內發生。主要是由於心臟驟停,多由嚴重心律失常如室顫等導致,患者生前可能有或無冠心病症狀。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適度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有冠心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干預。一旦確診冠心病,務必嚴格遵醫囑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切不可自行停藥或減藥,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