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癢症和皮膚瘙癢在概念、病因、症狀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概念:瘙癢症是一種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的皮膚病;皮膚瘙癢只是一種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引發,並非獨立疾病,在很多皮膚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中都可能出現。
2. 病因:瘙癢症病因複雜,可能與皮膚乾燥、神經精神因素、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腎疾病等、藥物、環境因素等有關;皮膚瘙癢病因多樣,除上述類似因素外,還可能因接觸過敏原、昆蟲叮咬、皮膚感染如真菌、細菌感染等局部因素導致。
3. 症狀表現:瘙癢症以陣發性瘙癢為主,瘙癢程度輕重不一,常因搔抓出現抓痕、血痂、苔蘚樣變等繼發性損害;皮膚瘙癢可伴隨原發性皮膚損害,如紅斑、丘疹、水皰等,不同病因導致的皮膚瘙癢其伴隨症狀和皮損形態各有特點。
4. 治療方法:瘙癢症治療主要是去除病因,對症處理,如使用止癢藥物外用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口服抗組胺藥等,改善皮膚乾燥可使用保濕劑;皮膚瘙癢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如接觸性皮炎引起的需避免接觸過敏原,使用抗過敏藥物;感染性因素導致的需抗感染治療等。
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濕潤,避免過度搔抓和熱水燙洗皮膚。穿著寬松、純棉衣物,減少對皮膚的刺激。若出現皮膚瘙癢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規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