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在產生原因、蛋白尿程度、持續時間、伴隨症狀、預後情況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產生原因:生理性蛋白尿常由劇烈運動、發熱、受寒、精神緊張等生理因素引發,誘因去除後蛋白尿可消失;病理性蛋白尿多因腎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腎臟,如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導致腎臟結構或功能受損。
2. 蛋白尿程度:生理性蛋白尿程度較輕,尿蛋白定量一般較少;病理性蛋白尿程度不一,可輕可重,嚴重時尿蛋白定量較高。
3. 持續時間:生理性蛋白尿通常為一過性,誘因消除後短時間內蛋白尿就會消失;病理性蛋白尿持續時間較長,若原發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蛋白尿會持續存在。
4. 伴隨症狀: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伴有其他明顯不適症狀;病理性蛋白尿常伴有水腫、血尿、高血壓、腎功能異常等症狀。
5. 預後情況:生理性蛋白尿去除誘因後,腎臟功能大多可恢復正常,預後良好;病理性蛋白尿若原發疾病難以治癒,可能逐漸進展為腎衰竭,預後相對較差。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若發現蛋白尿異常,應及時就醫,明確性質並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