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和慢性咽炎在病因、症狀、病程、治療方式、預後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因:咽炎常由病毒、細菌感染引發,像柯薩奇病毒、溶血性鏈球菌等,也可能因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誘發;慢性咽炎病因更為複雜,急性咽炎反復發作、鼻腔鼻竇疾病長期刺激、長期吸煙飲酒、粉塵及化學氣體刺激等都可能導致。
2. 症狀:咽炎起病急,初期咽部乾燥、灼熱,繼而疼痛,吞咽時加重,可伴有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慢性咽炎症狀相對較輕且持續,常見咽部不適感,如異物感、灼熱感、乾燥感、刺激感,常有微痛,晨起時會有刺激性咳嗽,伴有惡心。
3. 病程:咽炎屬於急性病症,病程較短,一般在1周左右,積極治療可較快痊癒;慢性咽炎病程漫長,超過3個月,症狀時輕時重,容易反復。
4. 治療方式:咽炎治療以抗感染為主,病毒感染多采用對症治療,細菌感染則使用抗生素,還可配合含片、霧化吸入緩解症狀;慢性咽炎治療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改善生活習慣、治療相關疾病,藥物治療多采用含漱液、中成藥等。
5. 預後:咽炎若及時治療,多數預後良好,可完全治癒;慢性咽炎因病因複雜且易反復,較難根治,症狀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復發。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勤刷牙、漱口,減少細菌滋生。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如粉塵、煙霧等。規律作息,加強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若出現咽部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