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潔、去除牙菌斑牙結石、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等。
1. 保持口腔清潔:對於牙齦炎患者,保持口腔清潔至關重要。良好的口腔衛生能減少食物殘渣和細菌在口腔內的殘留與滋生,從而降低細菌對牙齦的刺激。患者需養成早晚正確刷牙的習慣,使用巴氏刷牙法,將牙刷與牙長軸呈 45 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齦 - 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於齦緣上,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用輕柔壓力使刷毛在原位進行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每次顫動 4 - 5 次,顫動時牙刷移動約 1 毫米,每次只刷 2 - 3 顆牙,再將牙刷移至下一組牙。飯後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時清除口腔內食物碎屑。
2. 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牙菌斑和牙結石是引發牙齦炎的重要因素,去除能有效緩解炎症。通過洗牙,也就是齦上潔治術,利用超聲波高頻震蕩,將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牙菌斑擊碎並清除。洗牙可以去除牙齒表面大部分的污垢和細菌,減少對牙齦的持續刺激,使牙齦組織逐漸恢復健康。一般建議每年定期洗牙 1 - 2 次,對於牙菌斑牙結石較多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洗牙頻率。洗牙後要注意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保持口腔清潔。
3.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輔助控制牙齦炎症狀。遵醫囑使用過氧化氫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分解產生新生氧,有殺菌、除臭作用,可用於沖洗齦溝,每日 3 次;碘甘油,能使病變部位的藥物保持較高濃度,起到消炎、收斂作用,將其塗抹於牙齦邊緣,每日 2 - 3 次;甲硝唑片,對厭氧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口服,每日 3 次,能有效抑制口腔內引發炎症的細菌。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病情調整用藥劑量和療程。
4. 激光治療:激光治療牙齦炎是利用激光的熱效應、光化學效應等。激光可以精確地作用於病變的牙齦組織,去除炎症組織,同時封閉血管,減少出血和腫脹。能有效殺滅細菌,促進牙齦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激光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治療過程中患者基本無痛感,術後反應較輕。但激光治療費用相對較高,且對設備和操作人員要求嚴格。一般適用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炎症較嚴重的患者。
5. 手術治療:對於少數牙齦纖維增生明顯、炎症消退後牙齦形態仍不能恢復正常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牙齦成形術是切除增生肥大及病變的牙齦組織,重建牙齦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齦溝。手術能直接去除病變組織,改善牙齦外觀和功能。但手術有一定風險,如出血、感染等。術後需嚴格遵循醫囑,保持口腔清潔,定期復查,觀察傷口愈合情況,避免食用過硬食物,防止損傷手術部位。
牙齦炎治療後,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口腔護理。堅持正確刷牙、使用牙線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飲食上盡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增強牙齦組織的抵抗力。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診,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防止牙齦炎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