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和膝關節滑膜炎在發病原因、症狀表現、檢查方式、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發病原因:膝關節炎多因年齡增長、關節軟骨磨損、肥胖、創傷等因素,導致關節軟骨退變、骨質增生等引發;膝關節滑膜炎常因急性創傷、慢性勞損、感染、風濕類疾病等刺激滑膜,使其分泌失調,產生積液而發病 。
2. 症狀表現:膝關節炎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初期多在活動後出現,隨病情發展,疼痛可在休息時也出現,還伴有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等;膝關節滑膜炎主要症狀是關節腫脹,積液量多時尤為明顯,疼痛相對較輕,活動時可有咯吱聲或摩擦感。
3. 檢查方式:膝關節炎通過X線檢查可發現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等;CT能更清晰顯示骨骼形態;MRI對軟組織分辨力高,可輔助診斷。膝關節滑膜炎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如浮髕試驗判斷積液量;MRI能清晰顯示滑膜增厚、積液情況。
4. 治療方法:膝關節炎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營養軟骨藥物;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嚴重時需手術治療。膝關節滑膜炎治療以休息、制動為主,積液多可穿刺抽液,配合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感染性滑膜炎需抗感染治療。
日常要注意保護膝關節,避免過度勞累、劇烈運動,注意關節保暖。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