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有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糞口傳播等。
1. 飛沫傳播: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或唱歌時,會從口腔和鼻腔噴出含有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在空氣中短距離傳播,若被他人吸入,就可能導致感染。比如在相對密閉且人員密集的空間里,如電梯、公交車內,感染者噴出的飛沫很容易被周圍人吸入。
2. 密切接觸傳播: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如痰液、唾液等,或者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電梯按鈕、門把手等,之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部位黏膜,就可能引發感染。例如,觸摸了被病毒污染的公共設施後,未洗手就揉眼睛,病毒便有機會進入體內。
3. 氣溶膠傳播:在特定環境下,病毒可能形成氣溶膠,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隨著空氣流動擴散。在一些通風不良、空間狹小且有感染者的場所,如醫院的病房、實驗室等,氣溶膠傳播的風險相對較高。
4. 糞口傳播:感染者的糞便中可能含有病毒,如果污染了水源、食物等,健康人接觸後通過口進入消化道,就可能被感染。不過這種傳播途徑相對較為少見。
日常要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