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和非萎縮性胃炎在病理表現、症狀特點、胃鏡表現、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病理表現:萎縮性胃炎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導致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非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層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慢性炎症,但不伴有胃黏膜萎縮性改變。
2. 症狀特點:萎縮性胃炎症狀相對多樣且可能較嚴重,如消化不良、胃痛、胃脹、消瘦、貧血等;非萎縮性胃炎症狀多較輕,常見上腹部不適、飽脹、疼痛等,且發作不頻繁。
3. 胃鏡表現:萎縮性胃炎胃鏡下可見胃黏膜色澤變淡,皺襞變細平坦,黏液變薄,有時可見黏膜血管紋;非萎縮性胃炎胃鏡下表現為胃黏膜色澤正常或輕度紅白相間,以紅為主,黏膜光滑。
4. 治療方法:萎縮性胃炎治療除緩解症狀,還需逆轉胃黏膜萎縮,常用藥物有胃黏膜保護劑、維生素、抗氧化劑等,必要時定期復查胃鏡;非萎縮性胃炎主要針對症狀治療,如使用抑酸劑、促胃腸動力藥等,去除病因後多可治癒。
無論是萎縮性胃炎還是非萎縮性胃炎,日常都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保持良好心態和充足睡眠。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