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作用是幫助人們聽取聲音,一旦耳朵受損,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分泌性中耳炎疾病與身體素質低下有很大關係,經常發生在兒童或者年老體弱的人身上。該疾病容易引發疼痛及聽力下降,所以需要及時到耳鼻喉科接受治療。那麼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成因是甚麼?
1.阻塞
當患者出現鼻咽部病變的時候,比如癌症、腫瘤、巨大鼻息肉或者腺樣體肥大,容易造成咽鼓管腫脹,所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疾病。此外,如果病人產生結核、梅毒或者白喉等全身系統疾病,對於淋巴回流造成不利影響,也會引發中耳炎產生。
2.通氣功能障礙
如果一個人因為先天發育不良導致咽鼓管部位肌肉薄弱以及收縮無力,當咽鼓管處於負壓狀態的時候,容易發生塌陷和造成中耳炎疾病。與此同時,患者身體素質低下,出現病毒感染,受到放射性損傷,也會影響耳朵健康。一般而言,接受化療的人更容易出現中耳炎疾病。
3.特殊構造
由於嬰幼兒的耳鼻喉構造與成年人不同,所以產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比較大,新生兒的咽鼓管比正常人要短,並且是寬大和平直的,所以分泌物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炎和形成炎症。幼兒出現中耳炎主要與分娩時體位改變,女性難產以及羊水進入耳朵有很大的關係。
綜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疾病作為常見的內科疾病,引發耳朵和咽喉疼痛感,對於患者的聽力造成影響。為了治療疾病,病人需要先瞭解病因,該疾病與特殊身體結構、鼻咽腫瘤以及息肉有很大的關係。希望各位患者合理用藥,盡早治病,提高身體免疫能力,減少患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