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調整飲食、改善生活習慣、根除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調整飲食:對於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合理飲食至關重要。應規律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部負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麵條等,這些食物能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等,此類食物易損傷胃黏膜,加重炎症。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果、瘦肉等,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和再生,為胃部提供營養支持,促進病情好轉。
2. 改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恢復意義重大。要保證充足睡眠,每晚至少7 - 8小時,睡眠不足會影響胃部的自我修復。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會刺激胃黏膜,加重萎縮性胃炎的症狀。適當進行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每周3 - 5次,每次30分鐘左右,運動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助於抗疾病。
3. 根除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根除幽門螺桿菌能有效控制炎症發展。通常採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抗生素聯合使用。比如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遵醫囑用藥。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胃酸分泌,為抗生素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環境;鉍劑能保護胃黏膜;抗生素則直接殺滅幽門螺桿菌,三者協同作用,達到根除病菌的目的,從而緩解胃炎症狀。
4. 藥物治療:針對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促胃腸動力藥、維生素類藥物等。鋁碳酸鎂咀嚼片能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損傷;多潘立酮片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不良症狀;維生素B12片有助於營養神經,促進胃黏膜細胞的修復和再生,遵醫囑用藥。這些藥物從不同方面對胃部進行調節和修復,減輕炎症,促進胃部功能恢復。
5. 手術治療:對於少數病情嚴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存在癌變傾向的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切除病變組織,能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發展為胃癌。但手術有一定風險,需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病變範圍等因素。術後患者身體較為虛弱,恢復時間較長,需密切關注身體各項指標,積極配合後續治療和康復。
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在治療期間要保持積極心態,情緒過度緊張焦慮會影響胃部的正常功能。定期復查胃鏡,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確保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