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表現、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是鑒別感冒和新型肺炎的關鍵要點。
1. 症狀表現:感冒通常症狀較輕,以鼻部症狀為主,如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也可能伴有咳嗽、咽痛、低熱等,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新型肺炎症狀多樣,發熱、乏力、乾咳較為常見,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嗅覺味覺減退等,嚴重程度相對較高,病程可能較長。
2. 流行病學史:感冒無明顯的流行病學關聯,多在季節交替、勞累等自身抵抗力下降時發病。新型肺炎有明確的流行病學接觸史,如接觸過確診或疑似病例、去過疫情高發地區等。
3. 實驗室檢查:感冒時血常規可能顯示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升高。新型肺炎患者血常規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核酸檢測呈陽性可確診。
4. 影像學檢查:感冒一般不會出現肺部影像學改變。新型肺炎在胸部CT上常表現為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等。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不要自行判斷,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明確診斷並接受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