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有鼓室積液和聽力下降兩個主要特徵,也就是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能是漿液性漏出液或者是滲出液。中耳炎有稱為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在出現了分泌性中耳炎的時候,患者都會造成耳朵出現脹痛的表現,而且聽力會受到影響,在搖頭的時候會聽見有水聲。那麼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以及鼻竇炎,接下來就來具體瞭解一下中醫是怎麼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
在中醫當中治療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根據它的病因,然後採用辨證施治的方法治療,如果是風邪滯竅的患者,主要是在感冒之後所引起的,耳鳴或者是聽力衰退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金銀花加少量還加上桔桿和薄荷等等,這些中藥來進行調理。同時進行保守治療,效果也是可觀的。
中醫認為分泌性中耳炎屬於耳脹耳閉、耳脹痛的範圍里,其病因大多為風邪侵襲,經氣痞塞,或痰濕濁邪,上聚耳竅或邪毒滯留,氣血瘀阻。如果是感冒引起的耳內脹痛或者微痛,耳鳴或者聽力減退,腫脹,也經常伴有發熱傷風,鼻塞流鼻涕等。
分泌性中耳炎,在早期出現的話症狀是不會太嚴重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一些外用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選擇去口服一些中藥,這樣的話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多數患者都是能夠治癒的。
分泌性中耳炎在發病之後可能還會出現鼻息肉或是鼻竇炎的症狀,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鼻部的阻塞,可能還會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反復發作,這時候也可以去選擇中藥來進行調理,早期時可以使用疏風清熱藥物。
如果發現有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耳痛、耳鳴、小孩子對聲音反應不靈敏,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時候,家人就應該引起重視了,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去做檢查,遵循醫囑,安心治療。只要是清除了中耳積液,就可以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一定要加強身體的鍛鍊,防止感冒,注意飲食,兒童要進行安全衛生教育,提高對本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