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接種乙肝疫苗時的注意事項

發佈時間:2025-07-07 13:03:56

接種乙肝疫苗時需注意疫苗接種時間、接種部位、身體狀況、不良反應、特殊人群等。

1. 疫苗接種時間: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種三針,按照0、1、6 月程序,即接種第一針疫苗後,間隔1個月及6個月分別注射第二針和第三針。嚴格遵循此程序,才能使機體產生足夠且持久的抗體,有效預防乙肝病毒感染。

2. 接種部位:通常選擇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該部位肌肉豐厚,能較好地吸收疫苗成分,利於免疫反應的發生,同時可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概率。

3. 身體狀況:接種前要確保身體健康,無發熱、感冒、腹瀉等不適症狀。若處於疾病急性期或慢性疾病活動期,應推遲接種,待病情穩定後再進行,以免影響疫苗效果或加重身體不適。

4. 不良反應:接種後可能出現局部紅腫、疼痛,少數人會有發熱、乏力、惡心等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微,1 - 3天可自行緩解。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需及時就醫。

5. 特殊人群:孕婦、哺乳期女性、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接種前需咨詢醫生。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評估接種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保障母嬰及自身健康。

接種乙肝疫苗後要多休息、保持接種部位清潔乾燥,避免劇烈運動和沾水,防止感染。飲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乙肝五項,查看是否產生足夠的抗體。若抗體水平較低,可能需補種疫苗,以持續獲得保護。

接種乙肝疫苗時的注意事項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