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的免疫機制涉及固有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黏膜免疫、免疫記憶等。
1. 固有免疫:機體抵御炭疽的首道防線,皮膚、黏膜等物理屏障可阻擋炭疽桿菌入侵。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能識別併吞噬炭疽桿菌,通過溶酶體酶等將其殺滅,同時釋放細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細胞,啓動免疫應答。
2. 細胞免疫:T淋巴細胞在炭疽免疫中發揮關鍵作用。致敏T細胞可直接殺傷被炭疽桿菌感染的靶細胞,輔助性T細胞能分泌細胞因子,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B淋巴細胞的活化和抗體產生。
3. 體液免疫:B淋巴細胞受炭疽桿菌抗原刺激後,分化為漿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如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等。這些抗體可與炭疽桿菌及其毒素結合,阻止其對機體細胞的黏附和損傷,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4. 黏膜免疫: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表面的免疫防禦機制對預防炭疽感染至關重要。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可產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能在黏膜表面中和炭疽桿菌及其毒素,阻止病原體的黏附和侵入。
5. 免疫記憶:初次感染炭疽或接種炭疽疫苗後,免疫系統會產生免疫記憶細胞。當再次接觸炭疽桿菌時,記憶細胞能迅速活化、增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和效應T細胞,增強免疫應答,有效清除病原體。
日常生活中,接觸炭疽高風險人群如牧民、獸醫等應做好防護,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若懷疑接觸炭疽桿菌,需及時就醫檢查,按醫生建議進行預防和治療,切不可自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導致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