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嬰兒母乳餵養需注意觀察黃疸變化、調整餵養方式、判斷母乳性黃疸、關注嬰兒狀態、咨詢醫生建議等。
1. 觀察黃疸變化:密切留意嬰兒皮膚黃疸的程度、範圍,鞏膜是否發黃等,可通過經皮測膽紅素儀或定期抽血檢測膽紅素水平,瞭解黃疸的發展情況,若黃疸加重或長時間不消退要及時就醫。
2. 調整餵養方式:保證足夠的奶量攝入,按需餵養,一般2-3小時餵一次,促進嬰兒多吃多排,利於膽紅素的排出,降低黃疸水平。若嬰兒吸吮能力弱,可適當增加餵奶次數。
3. 判斷母乳性黃疸:若黃疸在出生後3-8天出現且持續不退,其他情況良好,可能是母乳性黃疸。可暫停母乳餵養3天,改餵配方奶,若黃疸明顯減輕,再恢復母乳餵養,黃疸可能會稍有反復但一般不會超過之前水平。
4. 關注嬰兒狀態:注意嬰兒的精神狀態、食慾、睡眠、體溫等,若出現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嗜睡、發熱等異常,可能黃疸情況嚴重或合併其他疾病,需立即就醫。
5. 咨詢醫生建議,包括定期帶嬰兒進行體檢,向醫生反饋黃疸情況和餵養情況,聽從醫生的專業指導,必要時配合進行相應的治療。日常要做好嬰兒護理,保持皮膚清潔,注意室內光線適宜,讓嬰兒多接觸自然光線。若對黃疸情況有任何疑慮,一定要及時咨詢醫生,不可自行盲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