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瘻病人護理需注意病情觀察、傷口護理、飲食調節、排便管理、心理支持等。
1. 病情觀察:密切留意肛瘻局部有無紅腫、疼痛加劇,有無異常分泌物增多、異味等情況,還要關注患者體溫變化,若出現發熱可能提示存在感染加重,需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2. 傷口護理: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按照醫囑定期換藥,換藥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新生的組織。排便後用溫水或醫生指定的溶液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利於傷口愈合。
3. 飲食調節:飲食宜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蘋果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或腹瀉對肛瘻部位造成刺激。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防加重局部充血。
4. 排便管理: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避免久蹲久坐。排便時不要過度用力,防止肛瘻部位受到過大壓力,影響傷口恢復。
5. 心理支持:肛瘻疾病可能病程較長,患者易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家屬要多關心患者,給予心理安慰,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日常中,肛瘻病人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局部摩擦和受壓。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恢復情況,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