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治療時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氧療、控制感染、維持酸鹼平衡、監測病情等。
1. 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通過吸痰等方式,防止痰液堵塞氣道影響通氣。鼓勵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時進行體位引流,促進痰液排出。還可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舒張氣道平滑肌,減輕氣道痙攣,改善通氣功能。
2. 合理氧療:根據呼吸衰竭的類型選擇合適的吸氧方式和氧濃度。對於Ⅰ型呼吸衰竭,可給予較高濃度吸氧;Ⅱ型呼吸衰竭則需低濃度、低流量持續吸氧,避免高濃度吸氧導致二氧化碳瀦留加重。同時要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等指標,調整氧療方案。
3. 控制感染:積極查找感染源,合理選用抗生素。根據病原菌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應用,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減少炎症對呼吸功能的進一步損害。
4. 維持酸鹼平衡:呼吸衰竭常伴有酸鹼失衡,需密切監測血氣分析結果。根據失衡類型,通過藥物等手段進行糾正,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保證機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
5. 監測病情: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意識狀態、呼吸頻率、節律等變化。定期復查血氣分析、胸部影像學等檢查,及時瞭解病情進展和治療效果,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呼吸衰竭治療過程複雜且關鍵,患者及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吸氧等,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及時處理,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