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霧化治療、吸氧治療、機械通氣治療等。
1. 一般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保證充足休息對恢復很關鍵,因為休息可減少身體消耗,讓身體集中能量對抗病毒。同時要多補充水分,有助於稀釋痰液,使其更易咳出,減輕呼吸道堵塞情況。還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空氣能減少病毒在室內的濃度,降低再次感染風險。另外,飲食上提供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力,幫助身體抵御呼吸道合胞病毒。
2. 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顆粒,利巴韋林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複製,從而控制病毒在體內的擴散,減輕症狀。遵醫囑服用氨溴索口服液,可促進呼吸道內黏稠分泌物的排出,減少痰液積聚,緩解咳嗽咳痰症狀。遵醫囑使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能緩解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3. 霧化治療:霧化治療對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效,是因為通過霧化裝置將藥物轉化為微小顆粒,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常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可減輕呼吸道炎症反應,緩解氣道痙攣。特布他林霧化液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通氣功能。異丙托溴銨溶液可減少氣道分泌物,減輕氣道阻塞,從而緩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帶來的不適。
4. 吸氧治療:當一歲半患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後出現呼吸困難、缺氧表現時,吸氧治療很有必要。通過吸氧可提高血氧飽和度,保證身體各器官有充足的氧氣供應,避免因缺氧導致器官功能損害。一般採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根據患兒具體情況調整氧流量,以改善呼吸功能,緩解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發的缺氧症狀。
5. 機械通氣治療: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嚴重,導致患兒呼吸衰竭,常規治療無法改善時,需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機械通氣能幫助患兒維持有效的氣體交換,保證氧氣的攝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為身體恢復創造條件。通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方式連接呼吸機,根據患兒的呼吸情況設置合適的參數,輔助呼吸,度過病情嚴重階段。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降低再次感染風險。同時要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