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MRI和CT檢查在成像原理、圖像特點、對不同組織的分辨能力、檢查時間及輻射劑量等方面存在不同。
1. 成像原理:MRI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共振所產生的信號經重建成像,CT則是利用X線束對人體某一部位進行斷層掃描,探測器接收穿過人體後的X線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後重建圖像。
2. 圖像特點:MRI圖像軟組織分辨力高,能多方位成像,可清晰顯示腦腫瘤與周圍軟組織的關係;CT圖像是斷層圖像,對骨質結構顯示清晰,但軟組織分辨力不如MRI。
3. 對不同組織的分辨能力:MRI對腦實質、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分辨能力強,能更好顯示腫瘤的邊界、內部結構及與周圍神經血管的關係;CT對鈣化、骨質改變敏感,對於含有鈣化成分的腦腫瘤有獨特診斷價值。
4. 檢查時間:MRI檢查時間較長,一般需要15 - 30分鐘,甚至更久;CT檢查速度快,一般幾分鐘即可完成掃描。
5. 輻射劑量:MRI檢查不產生輻射;CT檢查有一定輻射劑量,對人體有潛在輻射危害,不過現在的CT設備輻射劑量已大幅降低。
進行腦腫瘤檢查時,應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若需進一步檢查或對檢查結果有疑問,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有助於早發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