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唇上長個疙瘩很癢可能是局部摩擦、外陰炎、陰道炎、尖銳濕疣、前庭大腺囊腫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清潔、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局部摩擦:日常穿著過緊的內褲、材質粗糙的褲子,或騎行等活動,都可能導致陰唇局部受到摩擦,進而出現疙瘩並伴有瘙癢症狀。應選擇寬松、棉質的內褲,避免長時間騎行,減少局部摩擦。同時,要注意保持陰唇部位清潔,用溫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
2. 外陰炎:不注意外陰衛生、經期使用不透氣衛生巾等,易引發外陰炎,致使陰唇出現疙瘩且瘙癢。需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勤換內褲。遵醫囑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潔爾陰洗液、紅核婦潔洗液等進行外陰清洗,以減輕炎症和瘙癢症狀。
3. 陰道炎:陰道內菌群失調,如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產生的異常分泌物刺激陰唇,會出現疙瘩與瘙癢。要明確陰道炎類型,針對用藥。霉菌性陰道炎可遵醫囑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陰道泡騰片;滴蟲性陰道炎可遵醫囑口服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奧硝唑膠囊。
4. 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多通過性接觸傳播,陰唇會出現單個或多個疙瘩,質地柔軟,頂端尖銳。可採用激光、冷凍、電灼等物理方法去除疣體,也可遵醫囑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氟尿嘧啶軟膏。
5. 前庭大腺囊腫:因前庭大腺管開口堵塞,分泌物積聚形成囊腫,若合併感染,會出現疙瘩、瘙癢、疼痛等症狀。較小囊腫無明顯症狀時可觀察,較大囊腫或合併感染時需手術治療,如前庭大腺囊腫造口術。
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爽,選擇合適的貼身衣物,避免不潔性行為。出現症狀後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嚴格遵醫囑治療,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