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性黃疸尿膽原的表現有尿膽原增多、尿膽原減少或正常等。
1. 尿膽原增多:肝細胞受損時,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及排泄功能發生障礙,未結合膽紅素在血中瀦留,經血液循環到達腎臟,通過腎小球濾過隨尿液排出。同時,肝臟對腸道回吸收的尿膽原處理能力下降,使得血中尿膽原增加,進而經尿液排出增多。常見於各種類型的肝炎,如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這些疾病導致肝細胞廣泛受損,影響膽紅素代謝,最終引起尿膽原增多。
2. 尿膽原減少或正常:在肝細胞性黃疸早期,當肝臟病變較輕,對膽紅素代謝影響較小時,尿膽原可能正常。另外,若肝細胞性黃疸合併肝內外膽管阻塞,膽汁排泄不暢,腸道內膽紅素生成減少,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再經腎臟排出的尿膽原也會相應減少。比如肝內膽管結石導致膽管梗阻,在合併肝細胞性黃疸時,就可能出現尿膽原減少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若發現尿膽原異常,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避免過度勞累,戒煙限酒等。積極配合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身體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