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結核潛伏期一般在3個月到2年左右。
脊柱結核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結核桿菌進入人體後,並不會立刻引發明顯症狀。因為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會對結核桿菌進行抵抗。在免疫系統與結核桿菌相互作用的這段時間里,就處於潛伏期。免疫系統較強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結核桿菌的繁殖和擴散,使得潛伏期相對延長;而當免疫系統較弱,無法有效抑制結核桿菌時,潛伏期就可能縮短。
在潛伏期內,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結核桿菌在脊柱部位已經開始活動。它會逐漸侵蝕脊柱的骨質結構,破壞椎體。隨著時間推移,當結核桿菌大量繁殖,對脊柱的破壞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症狀,比如疼痛,初期可能是輕微的隱痛,之後疼痛會逐漸加重,還可能伴有低熱、盜汗、乏力等全身症狀。嚴重時會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導致脊柱畸形,甚至壓迫神經,影響肢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當運動,規律作息,以降低感染結核桿菌的風險。如果有過結核接觸史或出現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檢查。一旦確診脊柱結核,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和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