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龜頭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保持局部清潔、局部用藥、口服抗生素、中藥坐浴、手術治療等。
1. 保持局部清潔:對於細菌性龜頭炎患者,保持局部清潔十分關鍵。細菌容易在污垢積聚的環境中滋生繁殖,加重炎症。每日用溫水清洗龜頭和包皮,能夠及時清除污垢和細菌,減少細菌對龜頭的刺激,緩解炎症症狀。清洗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龜頭皮膚。同時要勤換內褲,選擇棉質、寬松的內褲,保持局部透氣,不利於細菌生存,從而輔助治療細菌性龜頭炎。
2. 局部用藥:局部用藥可直接作用於患處,有效抑制和殺滅細菌。如莫匹羅星軟膏,它能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達到抗菌效果;紅霉素眼膏,對革蘭陽性菌和沙眼衣原體等有抗菌活性;克霉唑乳膏,可抑制真菌細胞膜的合成,對部分引起龜頭炎的細菌也有作用。使用時需先清潔局部,然後將適量藥物均勻塗抹在龜頭上,遵醫囑用藥,一般每天塗抹2 - 3次,能快速減輕炎症。
3. 口服抗生素:當局部炎症較為嚴重時,口服抗生素能從全身角度抑制細菌。比如頭孢克肟膠囊,它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發揮殺菌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對多種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有效;左氧氟沙星片,可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DNA複製。口服這些抗生素需嚴格遵醫囑,按療程服用,能有效控制細菌感染,緩解細菌性龜頭炎症狀。
4. 中藥坐浴:一些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細菌性龜頭炎有一定療效。例如苦參、黃柏、蛇床子等中藥材,將其煎製成湯劑後進行坐浴。中藥的有效成分可通過皮膚滲透進入局部組織,起到抗菌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減輕龜頭的紅腫、疼痛等症狀。坐浴時水溫要適宜,每次坐浴15 - 20分鐘,每天1 - 2次,遵醫囑堅持使用。
5. 手術治療:對於包皮過長或包莖導致細菌性龜頭炎反復發作者,手術治療是一種有效的選擇。因為過長的包皮或包莖容易藏污納垢,為細菌滋生提供溫床。通過包皮環切手術,切除過長的包皮,使龜頭能夠充分暴露,減少細菌滋生的環境,從根本上解決細菌性龜頭炎反復發作的問題。術後需注意傷口護理,避免感染,遵醫囑定期復查。
在治療細菌性龜頭炎期間,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同時要嚴格遵醫囑按時用藥、復查,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