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患者進行下肢鍛鍊旨在通過特定方式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升肌肉力量與耐力等,從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降低相關併發症風險並提高生活質量。
一、促進血液循環:房顫患者心臟節律異常,易導致血液流動不暢,下肢鍛鍊能促使腿部肌肉有規律收縮與舒張,如同肌肉泵一般,推動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心臟,減輕下肢淤血,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減少因血栓脫落引發肺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
2.增強心肺功能:適度的下肢鍛鍊,如慢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可使心臟跳動更有力,增加心臟泵血量,提高肺部的氣體交換效率。長期堅持能增強心肺儲備能力,讓患者在日常活動中更輕鬆,減少因房顫導致的心慌、氣短等不適症狀。
3.提升肌肉力量與耐力:房顫患者常因疾病而活動量減少,導致肌肉萎縮、力量下降。下肢鍛鍊能針對性地增強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運動耐力,使患者能夠更自如地進行日常活動,如行走、上下樓梯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房顫患者進行下肢鍛鍊時,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方式和強度,避免過度勞累。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過程中若出現不適症狀,如心慌、胸悶、頭暈等,應立即停止並休息。鍛鍊需長期堅持,定期復查身體狀況,根據醫生建議適時調整鍛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