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控制不當、運動量不足、藥物使用不合理、應激狀態、內分泌疾病等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常見原因。
1. 飲食控制不當:飲食是影響血糖的關鍵因素。若攝入過多高糖、高脂肪、高澱粉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精細米面等,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同時,不規律進餐,如暴飲暴食、漏餐等,也會打亂身體的血糖調節機制,導致血糖波動較大,難以有效控制。
2. 運動量不足:運動能促進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強胰島素敏感性。長期缺乏運動,身體代謝減緩,肌肉攝取葡萄糖能力下降,血糖就容易居高不下。即使飲食控制良好,運動量不足也會影響血糖的控制效果。
3. 藥物使用不合理:降糖藥物的種類和劑量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精准選擇。若藥物選擇不當,無法有效發揮降糖作用;劑量不足則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而自行增減藥量、漏服藥物等不規律用藥行為,都會導致血糖波動,難以穩定在正常範圍。
4. 應激狀態:身體處於應激狀態時,如嚴重感染、創傷、手術、精神高度緊張等,會促使體內分泌如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升糖激素,這些激素會對抗胰島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增加血糖控制的難度。
5. 內分泌疾病:某些內分泌疾病會干擾血糖調節。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加速機體新陳代謝,使血糖升高;庫欣綜合徵患者體內皮質醇分泌過多,也會導致血糖異常升高,影響血糖的正常控制。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定期監測血糖,及時瞭解血糖變化情況。若血糖控制不佳,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切不可自行盲目調整,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