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吃母乳可能是乳頭混淆、母乳不足、口腔問題、身體不適、環境干擾等。
1. 乳頭混淆:寶寶出生後先使用了奶瓶奶嘴,習慣了奶嘴的吸吮方式和流速,再接觸母乳時,會覺得乳頭吸吮難度大,從而抗拒母乳。比如新生兒在醫院因某些原因先使用奶瓶餵了配方奶,之後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 母乳不足:媽媽母乳分泌量少,寶寶吸吮時難以獲得足夠乳汁,吸一會兒就會因飢餓而不願繼續,表現為對母乳不感興趣。媽媽產後營養不足、休息不好等都可能導致母乳不足。
3. 口腔問題:寶寶口腔出現鵝口瘡、口腔潰瘍等,吸吮母乳時會引起疼痛,所以會拒絕吃母乳。鵝口瘡表現為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斑膜,口腔潰瘍則能看到明顯破損創面。
4. 身體不適:寶寶感冒鼻塞、腸胃不適等身體不舒服時,也會影響吃母乳的意願。鼻塞會導致呼吸不暢,吃母乳時無法正常換氣;腸胃不適會有腹痛、腹脹等,讓寶寶煩躁不願進食。
5. 環境干擾:周圍環境嘈雜、有陌生人等,容易分散寶寶注意力,使寶寶不能專注於吃母乳。比如家裡來了很多客人,環境過於熱鬧,寶寶就可能不好好吃奶。
日常生活中,媽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營養,以促進乳汁分泌。餵奶時盡量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干擾。如果寶寶持續不吃母乳,應及時就醫,排查是否有健康問題,在醫生的指導下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