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趴著睡可能是出於尋求安全感、習慣舒適體位、緩解腸胃不適、利於肺部發育、受外界環境影響等。
1. 尋求安全感:子宮內胎兒的姿勢類似趴著,出生後趴著睡能讓嬰兒重溫熟悉的感覺,彷彿仍在媽媽肚子里,獲得足夠的安全感,睡得更安穩。
2. 習慣舒適體位:嬰兒在睡眠中會不斷調整姿勢尋找舒適狀態,趴著睡時身體與床面接觸面積大,能分散壓力,讓身體各部位更放鬆,所以部分嬰兒會偏好這種睡姿。
3. 緩解腸胃不適:嬰兒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容易出現脹氣等問題。趴著睡時腹部受到一定壓力,有助於排出腸道內氣體,減輕腸胃不適帶來的疼痛。
4. 利於肺部發育:趴著睡時胸廓能更好地擴張,肺部通氣量增加,有利於肺部的氣體交換,對嬰兒肺部發育有一定益處。
5. 受外界環境影響:若睡眠環境嘈雜、光線過強等,嬰兒可能通過趴著睡來減少外界干擾,營造相對安靜、黑暗的睡眠小環境。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留意嬰兒趴著睡的情況。雖然趴著睡有一定好處,但也存在窒息風險。要確保嬰兒睡眠環境安全,床鋪柔軟度適中,周圍無雜物。若家長對嬰兒睡姿有疑慮,可咨詢醫生,在專業指導下保障嬰兒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