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痛、腰酸背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比如經期不適、盆腔炎、泌尿系統結石、腰椎間盤突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1. 經期不適:女性在月經期間,身體會分泌前列腺素,促使子宮收縮以排出經血,這可能引發小腹痛。同時,盆腔充血以及激素水平變化,會導致腰酸背痛。一般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多在經期開始的1-2天較為明顯,隨著經期進展會逐漸緩解。
2. 盆腔炎:細菌等病原體感染盆腔器官,引發炎症。炎症刺激會造成小腹墜脹疼痛,還可能伴有腰酸。患者常有發熱、白帶增多且質地異常、異味等症狀,勞累或性交後症狀可能加重。
3. 泌尿系統結石: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結石移動時會刺激泌尿系統黏膜,引起痙攣性疼痛,疼痛較為劇烈,可從小腹放射至腰部,還可能伴有血尿、尿頻、尿急等症狀。
4.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原因,導致髓核突出,壓迫周圍神經組織。不僅會出現腰酸背痛,疼痛還可能向下肢放射,嚴重時會影響腰部活動和行走。
5.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在激素影響下發生週期性出血,刺激周圍組織,引起小腹痛和腰酸,多在經期發作且逐年加重。
出現小腹痛、腰酸背痛的症狀,不要自行盲目判斷和用藥。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務必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後遵醫囑接受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