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會痛癢還出血可能是由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宮頸癌等原因引起。
1. 陰道炎:陰道受到細菌、真菌、滴蟲等病原體感染,引發炎症。炎症刺激陰道黏膜,導致黏膜充血、水腫,就會出現痛癢症狀,嚴重時黏膜破損會出血。患者常伴有白帶異常,如白帶增多、異味、顏色改變等,不同類型陰道炎白帶表現有所差異,像霉菌性陰道炎白帶呈豆腐渣樣,滴蟲性陰道炎白帶呈黃綠色、泡沫狀。
2. 宮頸炎:多因機械性刺激或損傷、病原體侵襲等導致。宮頸部位出現炎症,會有疼痛、瘙癢感,炎症使宮頸組織脆弱,容易出血,常見症狀有白帶增多、呈膿性,還可能出現性交後出血。
3. 子宮內膜炎:細菌突破宮頸防禦侵入子宮內膜引發炎症。炎症狀態下,子宮內膜出現充血、水腫,患者會感覺下腹部墜脹、疼痛,伴有陰道不規則出血,還可能出現發熱、白帶增多且有臭味等症狀。
4. 子宮肌瘤: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當肌瘤較大壓迫周圍組織,或導致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子宮收縮異常時,會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同時可能伴有腹痛、腹部腫塊、白帶增多等症狀。
5.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和血管,早期可能出現接觸性出血,如性交後、婦科檢查後出血,隨著病情發展,會有陰道不規則出血,還伴有陰道排液,液體可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有腥臭味。
出現下面痛癢還出血的情況,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搔抓和性生活,防止加重症狀和引發感染。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後,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