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有墜痛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膀胱炎、腸道疾病、宮外孕等引起。
1. 盆腔炎: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症。多因經期衛生不良、產後或流產後感染等導致。炎症刺激可使盆腔組織充血、水腫,引發下腹墜痛,常伴有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2.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異位的內膜在卵巢激素的變化影響下發生週期性出血,刺激周圍組織,產生疼痛,疼痛程度和時間因人而異,還可能伴有痛經、不孕等情況。
3. 膀胱炎:細菌感染膀胱引發炎症。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導致下腹墜痛,尤其在排尿時疼痛明顯,常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
4. 腸道疾病:如腸炎、腸道梗阻等。腸炎多因飲食不潔等引起,腸道蠕動功能紊亂,出現下腹墜痛,可能伴有腹瀉、惡心、嘔吐等。腸道梗阻時,腸內容物通過障礙,會有陣發性絞痛,還會出現腹脹、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表現。
5. 宮外孕: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發育。隨著胚胎生長,輸卵管等部位會膨脹、破裂,引起下腹墜痛,多為一側下腹部隱痛或酸脹感,嚴重時可出現撕裂樣劇痛,還可能伴有陰道不規則流血。
出現下腹墜痛感,不要自行判斷用藥,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後針對性治療。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個人衛生,規律飲食,避免過度勞累,定期體檢,以便早發現問題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