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的診斷方法有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流行病學史調查等。
1. 臨床表現:依據炭疽不同臨床類型有不同表現。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初期為斑疹或丘疹,後發展為水皰、潰瘍,中央有黑色焦痂,周圍組織紅腫明顯;肺炭疽起病急,有高熱、寒戰、咳嗽、呼吸困難等;腸炭疽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嚴重胃腸道症狀;腦膜型炭疽可出現劇烈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炎症狀。
2. 實驗室檢查:塗片檢查可發現革蘭陽性粗大桿菌;細菌培養能分離出炭疽芽孢桿菌;血清學檢測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可檢測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核酸檢測可通過PCR技術檢測炭疽桿菌的核酸。
3. 影像學檢查:對於肺炭疽,胸部X線或CT可能顯示縱隔增寬、胸腔積液等表現;有助於判斷肺部病變情況。
4. 流行病學史調查:瞭解患者近期是否接觸過病畜及其製品、是否去過炭疽流行地區等,對診斷有重要提示作用。
日常生活中,從事畜牧業、屠宰業等高危人群要做好防護,如佩戴口罩、手套等。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就醫。就醫後嚴格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不要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以確保能準確診斷並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炭疽對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