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常用的五種消毒液有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碘伏、酒精、戊二醛等。
1. 含氯消毒劑:這類消毒劑溶於水後能產生次氯酸,具有強大的氧化作用,可有效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桿菌和細菌芽孢等。常用於醫院環境、物品表面、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等的消毒,使用時需注意現用現配,且對金屬有一定腐蝕性。
2. 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性,能快速分解出新生態氧,從而達到殺菌目的。可用於清洗傷口、口腔消毒等,對厭氧菌有較好的殺滅效果。不過,高濃度過氧化氫有刺激性和腐蝕性,使用時要注意濃度。
3. 碘伏:是碘與表面活性劑的不定型結合物,能在溶液中逐漸釋放出碘,發揮殺菌作用。對細菌、真菌、病毒等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刺激性小,可用於皮膚、黏膜的消毒,是臨床常用的消毒劑之一。
4. 酒精:一般指75%的乙醇溶液,能使蛋白質變性,從而殺滅細菌。主要用於皮膚消毒、醫療器械消毒等。但酒精易燃,使用時要遠離火源,且對芽孢和病毒的殺滅效果有限。
5. 戊二醛:是一種高效消毒劑,能殺滅包括芽孢在內的各種微生物。常用於醫療器械的浸泡消毒,尤其適用於不耐熱的精密儀器。不過,戊二醛有一定刺激性和毒性,使用時需做好防護。
日常生活中若需使用消毒液,應根據不同的消毒對象和目的選擇合適的產品,並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若不確定如何使用,建議咨詢專業人士,避免因使用不當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