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導致臉腫的原因有智齒冠周炎、根尖周炎、牙周膿腫、牙髓炎、頜骨骨髓炎等。
1. 智齒冠周炎:智齒在萌出過程中,由於位置不正、萌出空間不足等,牙冠周圍的軟組織會發生炎症。炎症持續發展,就可能擴散到周圍組織,引起臉部腫脹。智齒冠周炎常伴有疼痛、張口受限等症狀,尤其在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作。
2. 根尖周炎:牙齒齲壞未及時治療,細菌感染牙髓並擴散到根尖周圍組織,引發根尖周炎。當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形成膿腫,膿液積聚導致周圍組織腫脹,進而引起臉部腫脹。患者通常能感覺到患牙有明顯的咬合痛。
3. 牙周膿腫:牙周炎發展到晚期,牙周袋內的細菌感染引發膿腫。膿腫形成後,炎症向周圍擴散,可導致臉部相應部位腫脹。患者一般有牙齦紅腫、出血、牙齒鬆動等牙周炎的症狀。
4. 牙髓炎:牙髓發生炎症時,髓腔內壓力升高,若炎症沒有及時引流,可能會突破牙髓腔,擴散到周圍組織,引起臉部腫脹。牙髓炎疼痛較為劇烈,常常在夜間加重。
5. 頜骨骨髓炎:相對較為少見,多由牙源性感染擴散至頜骨骨髓引起。炎症在頜骨內蔓延,可導致局部紅腫熱痛,嚴重時會出現臉部明顯腫脹,還可能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
牙疼臉腫時,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同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或拖延,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