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酸痛可能是由久坐、運動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綜合徵、坐骨神經痛等引起。
1. 久坐:長時間保持坐姿,會使臀部肌肉持續受壓,血液循環不暢,代謝廢物堆積,從而引發酸痛。比如辦公室職員、司機等人群,常常一坐就是數小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2. 運動損傷:進行劇烈運動,如跑步、跳躍、健身等,若熱身不充分或姿勢不正確,可能導致臀部肌肉拉傷、扭傷,引起疼痛。像跑步時突然變向、跳遠用力過猛等都可能造成損傷。
3.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原因,可導致髓核突出,壓迫周圍神經組織,若壓迫到支配臀部的神經,就會引起屁股酸痛,還可能伴有下肢麻木、無力等症狀。
4. 梨狀肌綜合徵:梨狀肌因外傷、勞損等發生痙攣、充血、水腫,壓迫坐骨神經,進而導致臀部疼痛,並可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放射。
5. 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或發生炎症,會引起沿神經走行部位的疼痛,屁股部位是常見疼痛區域之一,疼痛程度不一,嚴重時會影響行走。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進行運動鍛鍊,運動前做好熱身。若屁股酸痛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