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狀多樣,包含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出汗、手抖、心慌等,以及中樞神經症狀如頭暈、嗜睡、昏迷等;其原因複雜,涵蓋空腹低血糖、餐後低血糖等多種情況。
一、低血糖症狀:交感神經興奮症狀表現為出汗,這是身體在低血糖狀態下的應激反應,通過出汗調節體溫和代謝;手抖,手部肌肉因血糖不足無法正常維持穩定而出現顫抖;心慌,心臟為保證身體能量供應加快跳動頻率。中樞神經症狀方面,頭暈是因為大腦缺乏足夠葡萄糖供能,影響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嗜睡,大腦功能受抑制,出現精神萎靡、困倦;嚴重時會昏迷,大腦功能嚴重受損,意識喪失。
2.低血糖原因:空腹低血糖常見於胰島素瘤,腫瘤分泌過多胰島素,使血糖過度降低;藥物性低血糖,如過量使用降糖藥,增強了降糖效果;肝衰竭患者,肝臟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下降,導致血糖異常;升糖激素缺乏,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等缺乏,無法維持血糖平衡。餐後低血糖多發生在進食後,胃腸手術後,食物吸收和消化加快,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引發低血糖;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原因不明,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早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進食後血糖升高時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下降時胰島素大量分泌,導致低血糖。
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應及時補充糖分,可食用糖果、餅乾等。若症狀嚴重或頻繁發作,需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日常要規律飲食,避免過度節食和劇烈運動,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監測血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